中国哲学思想中的人类与自然观

来自于: 香港大学 | 分类: 哲学(286)

课程描述

与中国古代哲学大师们一道思索和讨论人类如何从自然界发现道德准则

什么是认证证书?
免费学习
认证学习
名师签名
实名认证
权威性
纸质证书
付费购买
免费赠送

课程简介

我们常常判断事物的正误,但你是否思考过什么是道德/行为准则,它来自哪里,为什么重要?本课程介绍中国传统道德思想,关注中西哲学关于道德准则、正误、好坏的不同理解。传统西方观念以“法”(即超自然个体的指令以及遵循或违背该指令所意味的奖惩后果)来解释道德准则。与此截然不同,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则均为自然主义者,他们以“道”为喻体来讨论道德标准。

本课程重点关注“道”在中国古代沿着两个不同方向竞相演变的过程。一种方向认为道德准则来自于人类历史以及以往社会的实践。另一个方向则认为道德标准源自人本身的一种类似于心脑结合的感官,该感官自然的发出正误、此彼等判断。有如我们内心的一幅导图,像植物一样,随着我们的成长日渐丰茂强大。中国的这种不以人本身为基础的自然主义对待道德准则的方式,从广义角度看待自然,比如水之道,善与恶之道。课程结尾部分我们会简单探讨古代中国之后随着超自然、印欧哲学被引入中国而出现的一个新事物,即中世纪中国佛教。

尽管课程重点讨论的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不熟悉中国哲学的学生也会发现课程内容浅显易懂。针对哲学初学者,课程包含了关于逻辑这一概念的简单介绍,以及它如何加强西方“法”的概念,以便帮助我们了解“法”在西方道德、科学以及心理学领域的作用,以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中西哲学思想间对于行为准则的来源、内容、及其重要性的不同理解。

展开

课程章节

授课教师

  • Chad Hansen 香港大学 中国哲学名誉讲席教授

    香港大学中国哲学名誉讲席教授。自1960年早期至今,间断居住香港,总共已有近30年。重点研究中国语言及逻辑理论(《古代中国语言与逻辑》,1983年出版),语言和心与脑的概念在古汉语关于道德论述中的使用(《中国哲学思想的道家理论》,1992年出版),以及对道家思想的重新评价(《老子的道德经,和谐的艺术》,2009年出版)。前任澳大利亚亚洲及比较哲学学会主席。1991年就职香港大学之前,为美国佛蒙特大学教授及大学学者。职业生涯期间多次被世界主要大学邀请访学,包括斯坦福,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密歇根大学,匹兹堡大学,夏威夷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

精华笔记

精华笔记正在评选中,去看看全部笔记

常见问题

目前还没有常见问题哟!